疫情来袭,当生命最脆弱之时,你是否感到彷徨、迷茫甚至绝望?在最灰暗的日子里,幸有千万名医务工作者的日夜守护、有家人们不离不弃的陪伴、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支持,这些通明的“灯塔”,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治疗手段多样,全力配合是正事儿”
53岁的胡先生是湖北黄冈人,2月1号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愈出院,他说,现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全力配合医生就好了,他出院已经快半个月了,身体没什么不舒服。
据胡先生回忆,刚开始几天他只是咳嗽,几天后就有些呼吸困难,直到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看诊时,才得知自己是“重型新冠肺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说,胡先生入院后体温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经过气管插管等抢救并无明显好转,呼吸逐渐困难,最后他们决定为胡先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先帮助他恢复正常血压和心跳,维持呼吸功能,让肺部得到充分休息。
胡先生笑着说道,他现在14天的隔离期已过,终于能和家人一起吃饭了。
“有家人的陪伴,我什么都不怕”
马女士和丈夫在武汉市武昌区经营着一家拉面馆,1月23号一家五口从武汉回西宁老家过年,当他们自行去医院进行排查时,谁料想有四人被查出患有新冠肺炎。
马女士回忆说,被隔离后,她想起家人们常常忍不住流泪,但是小儿子每天都会隔着墙给她加油、鼓劲,丈夫也会每天发视频过来并告诉她,天塌下来他顶着,只要一家人都在,什么都不要怕。
慢慢地,丈夫、儿子和马女士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最让他们高兴的是2月5号早上,医院通知他们三个各项指标化验正常,可以出院。
虽然马女士的大儿子还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但她们都对医护人员非常有信心。
马女士说,等疫情结束后,还要回武汉经营他们的拉面馆,武汉是他们的第二个家,那是一家人一起生活奋斗了7年的地方。
“没有医生护士的鼓励,我不可能挺过来”
最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产科护士长林琳收到产妇龚女士发来的一条微信,上面写着:感谢您和所有的医护人员,你们的辛苦付出换来我们母子平安,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
龚女士说,当医生告诉她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由于父母和丈夫都不在身边,所以眼泪一直往下掉,除了害怕,她更多的是担心自己肚子里即将出生的孩子。
龚女士表示,当时是林护士长给了她信心,一直贴心安抚自己的情绪。
2月2号,龚女士顺利分娩一男婴,体重为7斤2两,产后母子平安。
2月14号龚女士也康复出院,龚女士说,等以后宝宝长大后,一定要这段难忘经历告诉他,让他做一个有爱的人回报社会。
“这个病毒欺软怕硬,要有战胜它的信念”
今年49岁的王先生从确诊到康复出院,他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验。
1月27号王先生在汉口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据他回忆,29日最严重时他都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呼吸困难、高烧、严重干咳,身体越来越虚弱。
令他惊喜的是30号早上,突然所有症状几乎都没有了,就像换了一个人,胃口大好,送来的饭也吃得干干净净。
2月4号,王先生做了复查达到出院标准,他表示,这个病毒欺软怕硬,要有战胜它的信念。
随着床位扩容,医疗驰援队伍充实力量,各大医院不断优化治疗方法,接连几天,好消息不断,武汉市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病例稳步增多,死亡率逐渐下降。
病毒虽然拉开了我们的距离,却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用必胜的信念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风雨之后的我们会更强大。
湖北广电融媒体 记者:杨新波
编辑:孙亚莉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