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杨福生
自正月初二以来,孝感市纪委监委派出市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孝感市纪委监委机关驻应城市张万村工作队队长杨福生,冲锋在乡村防疫第一线,一直没离开张万村。正月初四其母去逝,悲痛万分的他选择坚守岗位。其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坚守初心、一心为民的赞歌,深刻诠释了纪检监察铁军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_
01
冲在一线,“我的阵地就在村里”
抗击疫情期间,杨福生(右一)向村民发放口罩。
“这几天很关键,你们没要紧事千万莫出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跟村里和我们工作队说!”2月7日一大早,孝感市纪委监委派出市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孝感市纪委监委机关驻应城市义和镇张万村工作队队长杨福生入户排查登记。
“扶贫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孝感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一声令下,1月26日(正月初二),杨福生简单收拾衣物火速奔赴张万村。
“到村后,迅速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商议疫情防控事项,第一时间进户宣传政策,了解村民家里情况,一直忙到当天晚上。”
张万村有6个村民小组,村民居住分散。春节在家587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190人。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干部包组包片,逐户逐人摸排,宣传防疫措施,排查疫情。
挂横幅、张贴标语,利用村微信群、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手持小喇叭,劝导村民“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号召村在外成功人士捐款捐物。
1000个防护口罩、40次上门、11000步……这是杨福生一天的防疫记录。回归“战场”,杨福生像是拼了命一样。
“乡亲们,新冠肺炎真厉害,传播速度实在快。宁可在家长膘,也不要在外闲飘!”每天苦口婆心,不停的劝阻,村民们渐渐都理解了。
一天的忙碌后,回到住地的路上天已黑了。看到杨福生从家门口路过,村民李在德伸出大拇指说道:“你们这些干部每天排查真不容易啊!也要注意看好自己。”
“你们照顾好,比什么都好!”在村里连轴转了12天的杨福生说,“我是驻村队长,张万村就是我的阵地,决不能让阵地失守!”
02
坚守岗位,“没送母亲最后一程”
大年初四,得知母亲去世,杨福生悲痛万分,却依然选择坚守岗位。
“没送老母亲最后一程,肯定有遗憾!”1月28日(正月初四)一大早,杨福生接到家人电话,得知80岁的母亲当日凌晨去世。
说到此事,行伍出生的杨福生,一度哽咽。“虽然很想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军令如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冲在最前面;作为驻村队长,就有保障群众平安健康的责任。”
1999年,在部队服役20年的的杨福生转业地方,2016年任市纪委派出孝感高新区纪工委副书记,2018年3月,作为精准扶贫工作队员入驻张万村。
“现在是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最困难时期,村里工作我放心不下,党员职责,也不能让我脱岗”,电话里,杨福生忍住悲痛,叮嘱在广水老家的四个弟妹:“一定要简办丧事,替我给妈烧点纸钱、多磕几个头!”
来不及悲伤,这位57岁的汉子,转身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宣传防控知识、入户摸排、检测体温……每天重复这些“机械性”工作外,杨福生还上门教村民戴口罩,对群众心理疏导,消除村民恐慌心理,坚定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心。
疫情当前,卫生消毒不容小视。杨福生同村“两委”组建起消毒消杀队伍,对村里重点区域进行消毒消杀,并按要求设置废弃口罩收集桶,减小感染风险。
“杨队长,想麻烦个事,小孩奶粉喝完了,能不能帮我去镇上带奶粉回来?”村民万春水求助。
“没得事,只管做声,我们去帮你跑腿!”防疫期间,杨福生与工作队员客串“代购员”,帮村民送药、送菜等生活必需品。
冲锋在乡村防疫第一线,杨福生一言一行,鼓舞着一起战“疫”的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
“杨队长几次提醒我:我们是党员、我们是纪检铁军,疫情防控,我们理应奋勇争先在一线,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一起驻村两年来,同是纪检干部的工作队员牛晨对杨福生很是感佩。
村委会副主任万波振也深有感触:“疫情防控这些日子,杨队长尽职尽责,特别是他的母亲过世了,都没有送老人家最后一程,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03
“两难”村换新颜,“我们信任杨队长”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张湾村新建“文化广场”。
张万村沿应城龙赛湖而居,过去道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曾是应城出行难、生产差的“两难”村,也是孝感深度贫困村。
2018年,杨福生与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到张万村,甫一开始便对全部台账进行一一梳理。
村集体账户不仅一分钱没有,还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摆在眼前的现实情况,让杨福生意识到:必须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精心规划制订张万村三年发展规划,先后3次邀请规划部门来村帮助设计和包装;邀请湖北省农科院、药材种植协会等单位的专家来村为整体规划和科学立项献计献策。
因水井水源枯竭,村里时常闹水荒。杨福生与村干部决定从邻村借水,当年4月村民实现正常生活用水;抢抓安全饮水工程契机,2019年3月村民接上了自来水。
原村委会门前养鸡场,由于环保不达标,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村民反映强烈。杨福生和村“两委”干部先后17次上门做工作,实现全面关停并清除了污染源,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工作队与义和镇党委、镇政府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硬化、加宽了2公里通村道路,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筹资20万元,沿湖修建了1.5公里护坡消除水患。
去年6月份,新建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杨福生四处寻求支援,找企业为中心捐赠来办公桌椅、空调。
为增强造血功能,工作队又多方争取104万元扶贫资金,在葛蓬岗基地新建近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连体大棚,基地每年再向张万村缴纳7万元租金,从而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低洼田承包出去蓄水养虾,流转38户村民岗地建起白芪种植基地,荒滩杂草丛生的地方,栽上了四季常青的树苗。
张万村变了!沟渠通了,塘堰清了,灯也亮了,路也变宽了……村党支部书记舒文华介绍,“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2018年实现集体收入达1万元,2019年突破10万元,贫困户全部脱贫。”
“自从杨队长来咱们村后,每次我回来,都觉得村里有大变样。杨福生真是张万村的‘福星’。”回村过年的73岁丁婆婆见到记者,对杨福生赞不绝口。
现在,村民只要见到杨福生的身影,老远就会与他打招呼。“我们信任杨队长,他为村里办好事实事,我们都支持他!”记者在村里走访,村民无不对杨福生“服气”。
来源:清风孝感
编辑:杨阳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播电视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