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社工和抗美援朝老兵联手打造幸福和谐福利院

近年来,在汉川市福寿居老年公寓大院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位88岁高龄老人,带着20多位半身不遂的老人们做拍手保健操。每个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洋溢着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可孰料,在这之前,该福利院老人们因种种原因产生一些小矛盾,搞得彼此不愉快。护理员及院长也因此而困惑。

        原来,该福利院引进了专业社工。据了解,汉川市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春莉和几名社工,经常到该福利院组织老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据刘春莉介绍,在咱们汉川这样的三四线城市,老人们还是以家庭养老居多。老人们都是万不得已,才会被孩子们送往福利院的。当老人们被送往福利院的时候,他们有很深的被忽略、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感觉。也有的老人随着身体状态越来越差,存在很深的愧疚感,觉得自己没有质量的活着,成为了孩子们的负担和累赘,失去生的希望,会用种种方式摧残自己。更多失能半失能老人被送入福利院后,感觉被判了无期徒刑,终身监禁,所以烦躁不安,容易产生破坏性行为。因为情绪不好,老人们经常会为点小事会争吵,还会故意刁难护理员。为把该福利院打造成幸福和谐养老院,刘春莉带领社工们,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运用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着手,对入院的老人们进行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组织开展文艺节目、游戏互动来丰富院内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人参观汉川公园,让他们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燃起活下去的希望。社工们还特别注重培养老人们的互助精神,发挥他们特长,塑造价值,每季度进行评先评优表彰,激发老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真正让老人“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刘春莉说,社会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激发社会能人的潜能,促进责任担当”。刘春莉还专门给福利院的护理人员做心理疏导,情绪排泄工作,促使护理员把老人当亲人,老人把护理员当家人,关系和谐融洽。福利院的胡院长说,自从社工刘老师的队伍进来后,在汪爹爹等人的帮助下,老人们扯皮拉筋的事情少了很多,院内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很多家属来我们福寿居考察后,愿意把老人送进来,称老人们在这里休养最放心。

       胡院长说的  汪爹爹就是那位带着20多位半身不遂的老人们做拍手保健操 的88岁高龄的汪炎成老人,他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一位经历了枪林弹雨的老共产党员,他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觉悟高,党性强。他也是刘春莉帮忙给院内老人做思想工作的得力助手,社工来时他积极配合做工作,社工有其它活动要开展,没时间来时,他就主动单独去做工作。为了老人们能和睦相处,他经常和老人们聊天,为他们调解矛盾,虽然难免会受一些冤枉气,但他没有气馁,始终用真心、真情温暖着老人们的心。“大家能在这里相聚居住,这就是缘分,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彼此之间应该多一份体谅和关心,互帮互助,一起珍惜这个大家庭,才是硬道理。”像这样的话,他经常挂在嘴边。加上社工们时常来与老人们促膝谈心,从沟通入手,苦口婆心地给老人们讲道理,疏导矛盾,化解纠纷。不知不觉中,老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老人们把福利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其他老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汪炎成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要永远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也要为他人服务。在汪爹爹的带动下,该院内还有两名退休老师,虽然行动不便,但在做好老人们的思想工作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福利院老人的特点,  春晖社工团队编排了一套适合这些老人锻练的拍手健身操,教给老人。汪爹爹学习的最好最快,他主动请缨,每天定时定点带领老人们做操,从此,该福利院真正成了幸福和谐的乐园。(让东清  张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