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董晓芳 刘艳 通讯卢雅雪
10月24日,一张“爱心饭卡”传递的暖心故事,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卢珍宏老师的QQ空间刷屏了。
师生纷纷留言:“为爱心饭卡主人熊老师点赞。”“熊老师很让我们感动。”……
如果不是这条说说,熊老师的善举将继续“默默无闻”下去。饭卡虽小,却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荒野中的一朵花,点亮了贫困学子继续前行的路。
“这张卡,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但在贫困学生手上,却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她,暖心奉献,无声呵护,不求回报。
“等我有能力的时候必定将这份恩情回报于社会,回报于每一个给予我恩惠的好心人。”她们,接受爱,传递爱,这是最好的感恩,也是最美的成长礼物。
走近湖北职院师生,听他们讲述在爱的关照下的成长故事。
小梁:“原来你就是那个陌生的监考老师。”
熊老师:“你不需要记得我,也不用感谢我。”
1994年出生的小梁是广西人。父母因病相继离世后,只剩她和年长两岁的姐姐相依为命。2014年,继姐姐考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后,小梁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开学时,小梁给老师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个子小巧,神情拘谨,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儿。
虽然自卑胆小,可老师们看得出来,小梁心地善良、学习努力。他们一边为小梁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克服困难;一边帮她联系助学岗位。在为熊老师的饭卡寻找“主人”时,时任班主任的卢珍宏第一个想到了小梁。
为了保护小梁的自尊,卢珍宏悄悄把饭卡交给她使用。深切感受到老师们“润物无声”的爱护,小梁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
她主动承揽本班级和院系的墙报等,用自己擅长的毛笔字功底为大家服务;她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同学们一起开展敬老公益活动;她努力上进,连续三年获得甲等奖学金,并通过专升本考试被武汉纺织大学会计专业录取……
离校前最后一次考试,熊老师正好为小梁所在的考场监考。在卢珍宏的指引下,小梁见到默默资助自己两年的老师。她郑重地致谢,并抱了抱熊老师。
熊老师一开始有点懵,了解后对小梁说:“你不需要记得我,也不用谢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做个自强自立的人。”
小彭:“上过你的课却不知你就是饭卡主人”
熊老师:“我不希望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小彭系该校财经学院2016级金融管理专业学生,武汉黄陂区人。据她的班主任柳春祥介绍,她父亲去世早,她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妈妈打零工养家。
但小彭成绩优异,常居班级前两名,又是班上纪检委员,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很好带头作用。因家境困难,小彭平时穿着很是素朴。熊老师给他们班上课时,留意到了。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课后向柳春祥打听了小彭的情况。她再次把自己的饭卡交给卢珍宏,委托他转交小彭。
这张小小的饭卡,无疑雪中送炭,让小彭不用为吃饭为难。再加上每年的四千元的国家助学金,小彭在学业上无后顾之忧。她化关爱为动力,年年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018年,小彭要外出实习了。她把饭卡归还。卢珍宏对她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饭卡的主人了,她就是教过你的熊老师。”“原来熊老师就是那个她。她就在我身边,我却不知。谢谢她无私的帮助。”小彭流下了感激的泪。
虽然对面不相识,但熊老师表示:“我不希望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所以给卡时候再三表达,不要告诉学生谁给的,我也不过问给了谁。”
小陈:“虽没接触您,但我要做您这样的人”
熊老师:“以后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学生小陈来自河南淮阳农村。父亲残疾,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小陈入校后成为2017级会计一班的班长。
老师们密切关注着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并积极帮她解决困难。2018年,“爱心饭卡”传递给她使用。种种关爱,让小陈心怀感恩。
平时,她除了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外,还会承担很多琐碎的小事,积极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久而久之,同学们对这位负责任的班长产生信任,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同学间闹矛盾了,第一时间找她反映;学习生活上有困难了,也找小陈倾诉;有啥开心的事了,还找她分享……她先后获得优秀女大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等荣誉。
2018年暑假期间,财经学院备战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老师问小陈能否参加。
打比赛就意味着她将放弃暑、寒假及双休日,将来也不能和其他同学同步实习,可小陈丝毫没有犹豫就应承下来。
从那时起,“爱心饭卡”伴她度过了每天高强度的赛前培训和训练。
今年10月22日,她作为财经学院的一名选手在该大赛中出战,获全省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离校前交还“爱心饭卡”,她才得知这饭卡的主人是熊老师。
尽管在校期间,并没正面接触过熊老师,但小陈对她的感念,并未少一分:“是熊老师的帮助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得知小陈的心声,熊老师也很开心:“受助的学生以后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来源:孝感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