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回乡创事业 产业扶贫有力量

大悟县新城镇严河村乡村振兴文化墙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在大悟县新城镇严河村,一场产业扶贫攻坚战正在这里打响。一年多来,孝感市委组织部驻严河村工作队通过深入走访调查,积极同村“两委”商讨产业发展路径,确定了邀请能人回乡、经营主体+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基本思路。在政策吸引下,多位村中能人“燕归巢”,回到村里干事创业,让产业扶贫的力量在严河村的土地上扎根、萌芽、蓬勃生长。《脱贫攻坚百村行》专栏:请听报道《严河村:能人回乡创事业  产业扶贫有力量》。由孝感台记者熊庆勇、张舒畅,大悟台记者梁龙采制:



大悟县严河村村级养猪场

严河村村级养猪场排风系统

猪也能享受暖气,严河村村级养猪场的供暖设备


在大悟县新城镇严河村的山头上,一个崭新的养猪场让人眼前一亮。今年3月这个像模像样的现代化养猪场落户村里,村里人都倍感高兴。在养猪场工作的贫困户徐忠波说,每个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家门口”务工的好处越来越凸显。 

贫困户徐忠波:“家里四口人吃饭,靠我一个人打工供应生活,这里打工又方便又近,一个月3000多块钱的收入比较稳定。”

驻严河村工作队队长袁伟(左一)查看大悟县腾辉畜牧养殖基地负责人  徐胜兵(左二)管理的村级养猪场

严河村贫困户徐盛红家危房改造的新房

建起这个现代化养猪场的正是严河村村中的“能人”徐胜兵。2018年初,徐胜兵响应村里“能人回乡”的号召,带回了自己在武汉多年从事生猪养殖的丰富经验,投资创办了腾辉畜牧养殖基地。今年2月,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徐胜兵和严河村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严河村将80万元的村级产业项目资金注入该养殖基地,新建一个村级养猪场,并由徐胜兵进行经营管理,村集体每年获得12万元的固定收益。


 大悟县腾辉畜牧养殖基地负责人  徐胜兵:“村里出一定的资金,每年都是跟它(村里)按一定的比例分红,村里保底的红利一年是12万,分两次跟村里结算。”

驻严河村工作队队长袁伟(右一)和队员一起查看紫竹长势情况

严河村引进的紫竹基地里长势正旺的紫竹

10月初,赶上市场行情利好,养猪场第一批1200头生猪销售一空,销售收入30多万元。一个个类似于徐胜兵这样的“能人”在政策吸引下“燕归巢”。目前,响应严河村“能人回乡”号召并进驻的企业还有民族乐器厂、紫竹基地等,产业扶贫正逐渐成为严河村脱贫攻坚工作上的重要一环。而为了保证村集体产业扶贫资金安全,村里与落户企业签订了资金入股安全协议。  


孝感市委组织部驻严河村工作队队长  袁伟:“我们的合作时间以5年一签,如果5年到了之后,觉得双方可以继续合作,那么就进行下一个5年的合作计划;如果双方觉得可以各自发展,那么产业项目就把相应的当时注入的扶贫资金再返还到村里,村里就可以用这一部分资金扶贫资金继续进行下一轮相关产业的发展。”

驻严河村工作队队长袁伟(图右)与贫困户徐盛红(图中)交流

驻严河村工作队队长袁伟(图左)与贫困户徐胜云交流

大悟县新城镇严河村贫困户徐盛红养殖的土鸡


除了引“能人回乡”发展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还依托大悟县特色种养殖业单项补贴3000元政策优势,上半年累计发放补贴17万元,预计今年发放补贴30多万元。这让贫困户小规模、多元化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内生动力成效显著。

 大悟县新城镇严河村贫困户  徐盛红:“主要来源就是(养)鸡、鸭、鹅、牛,再就是自己生产种田,再就是到外面打工,一年(收入)就是最低2万以上。”

大悟县新城镇严河村贫困户  徐胜云:“因为国家有3000块钱那个补贴,搞养殖业我也想收下孩子的心,征求他的意见,搞个小型的养鸡场,买回来小鸡有500只。”

严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246人,驻村一年多来,孝感市委组织部驻严河村工作队开展“能人回乡”、聚焦产业发展、引导创新创业,不断带动乡村振兴活起来、农业发展强起来、贫困农民富起来,目前,严河村76户193名贫困户实现脱贫,今年计划18户50人实现脱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