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一记耳光”和“一声嘶吼”背后的沉思

2018年7月3日,《菏泽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书记的耳光》,作者回忆了38年前,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曹县革命老区韩集乡红三村看望一位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的故事。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安乐乡甲勿村,遭受洪水来袭,村支书杨建军向疏通河道的挖掘机师傅喊到:“快把河道向我家方向改道,不要把对面的房子全都冲毁了。”那一记清脆的耳光发生在38年前当天的县委汇报会上,而这一声嘶哑的吼叫发生在7月5日洪水来袭来不及思考就要作出抉择的紧要关头。

耳光缘何而起?吼叫因何而发?为伊巧云老人奉献一生却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而自责,为村民家中即将被淹而果断放弃个人安危,38年前的周书记和今天的杨书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点赞值得尊敬的。他们的故事给了我们太多做人做事准则,也为我们这些本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人民公仆树立了典范。

1944年毛主席在悼念张思德同志的演讲稿《为人民服务》中这样写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利益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过去是,现在和将来依旧是。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然而,从周书记那一记耳光中,也反映出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远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某些干部没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层层不实的政绩观和种种官本位的自尊盲从在党内依然存在。在工作中走了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他们把为官从政当成攫取政治的资本,一心想着怎么将官位越做越大、将权力越揽越多,以致于在反腐败的新形势下饮恨叹惋。由此及彼,我们做干部的就该在工作中扪心自问、三省吾身,是否也存对老百姓的诉求事不关己,逃避不闻呢?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话语,既是庄重豪迈的宣示,也是鼓舞人心的鞭策。什么是该有的“大的样子”?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有大抱负和大担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事作为头等大事,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杨书记分道洪水冲向自家保全了村民的居所,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体现。其实,在祖国的天南地北,还有许许多多像杨建军一样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在默默地奉献,有夙夜为公的好干部廖俊波,有坚守36年开凿黔北大山绝壁的村支书黄大发,有“愚公书记”王光国……他们不求名利,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他们不愧于自己所做的事业,更不愧于人民群众的期盼。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党栉风沐雨走过了97个春秋,带领亿万人民走过40年改革开放宏伟征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而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起去奋斗,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孝感网 作者:杨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