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孝感英烈亲属:“母亲病危的电报,也没能让他回趟家”

烈士简介:


        沈世界:十二支队一一三团二营机械 连战士,湖北孝感县人(今孝南区肖港镇沈砦村人),1974 年1月入伍。1977年9月15日,在独库公路巩玉段38公里处施工因机械故障牺牲,时年22岁。

6月17日,沈新界讲述哥哥沈世界的事迹,并将烈士证书拿给妻子和儿子看。记者石玲 摄

田野里,小香葱如士兵般整齐排列,空气中溢满带泥土味的葱香。烈日下,用大筐收菜的农人如星火撒在田间。

孝南区肖港镇沈砦村新湾盛产小香葱。烈士沈世界的弟弟沈新界就住在这里。

沈砦新湾51号,沈新界的家。沈新界正和儿子坐在门前,清理清晨割回的香葱,这已是收割的第三茬香葱了。

“哥哥参军时,我还在读小学。”往事穿越40多年的光阴,像潮水一样涌来。沈新界比沈世界小5岁。他说,哥哥的音容笑貌、参军时的情形、给家里写的信等诸多细节,他都记得。至今,他还能背出部队当时出具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的全部内容。

在沈新界眼里,哥哥很厉害: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能轻松地徒手倒立走路,能连续做100多个前空翻,头脑和体能在同龄人中都算佼佼者。

1973年底哥哥去部队报到时,沈新界一直送他上了火车。可他和家人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分离竟成永别。

沈新界记得,哥哥每个季度会给家里寄信,问候父母身体、家中情况,怕家里担心,绝口不提自己在外情况。回信都是父母口述他执笔。家书从孝感到新疆,辗转半月才能收到。浓浓的思念也借由家书彼此慰藉。

母亲身患高血压、冠心病,思儿心切,日渐消瘦。1977年夏天,母亲病痛加重,想他想得厉害,让沈新界发电报,称“母病危、望速回”。后来,沈世界回信:望母宽心,过年一定回来探亲尽孝。

母亲千盼万盼,盼来的却是儿子牺牲的噩耗。当年10月,部队派人来告知并送上抚恤金。此时距沈世界牺牲近一月了。“哥哥的死,对母亲打击很大。”此后几年母亲一直以泪洗面。

沈家家境贫困,兄妹5人,两个姐姐早嫁,妹妹尚小。哥哥去世后,父母日渐衰老。17岁的沈新界成了家里惟一的男丁。他辍学回家,当起了家里的主劳力,挣工分贴补家用。

后来,沈新界结婚有了子女。父母也过世了。家境依然困难。

一家人靠种菜为生。他患高血压、冠心病、肾病,左手三根手指已无知觉。妻子多次手术,切除了甲状腺、子宫等。为照顾二老,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乡务农,帮着莳弄3亩菜地、照顾两个上学的小孩。

左手边的平房,小且简陋,1981年建的。1998年,共山墙盖了一栋两层小楼。如今,墙体开裂。怕房子倒塌,沈新界用三根柱子支着墙体。

无论如何困难,他从不打着哥哥的牌子向政府提要求。他说,这是做人的本分。

轻轻翻着哥哥的《烈士证明书》,沈新界红了眼睛,“不能忘,也忘不了。”59岁的他脸色黝黑,沉默着,用脚趾头蹭了蹭小腿上干成块的泥巴。每逢清明节,他会按风俗让儿女祭拜大伯。他会把哥哥留下的笔记本给儿女看,讲当年往事。

这些年,沈新界牢牢记着哥哥长眠的地方——新疆新源县。“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都不允许,至今没能去看一眼。”这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