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广播】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为什么只能用公羊皮?

今天主播萧萧和你聊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01羊皮筏子是旧时黄河上渡人运物的主要工具。它由数个绑扎在一起的羊皮气囊和一个木头架子构成,这些羊皮气囊用菜油、盐渍泡,经缝制、充气后,轻便又极具浮力。如果再将这些羊皮气囊绑在木头架下,就成了“羊皮筏子”。在兰州的黄河边上水车公园,可亲眼目睹那失传多年的羊皮筏子。岸边摆放着几条十分奇特的方形船只,有酱黄色的,也有酱黑色的。羊皮筏子的命运,随着黄河上座座新桥的出现,这种在黄河上漂浮了数百年、上千年的运载工具,早在几十年前已绝迹。近年来,一些人又在黄河边上摆起了羊皮筏子,以满足那些体验惊险的人们的需要,同时,也可让外地游客目睹兰州这种古老的渡河工具。

02

羊皮筏子,也叫“排子”或“囊”,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由于黄河 水流急、落差大、险滩多,行船有局限性,有些段落只能下行而不好上行,古代很多运输在上游打好木排或木船,把货物运到下游,往往是卸了货也就拆了船,卖掉木材自己回来,运输成本非常高。

到了清朝,人们开始用羊皮筏子作为黄河上的运输工具,这样羊皮囊可以重复使用,大大减轻了运输成本,在上游给羊皮筏子充气装运货物,到了下游卸货后,皮囊放气,很容易背驮回上游 再继续使用。

羊皮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是由600多只 羊皮囊扎成的,而一般小皮筏只用10余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渡送两岸行人等。

03

羊皮筏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羊皮做成的筏子。既然要保证羊皮筏子在水上漂浮,就不能让羊皮有口子,否则在行驶过程中漏气或者进水就相当危险了。可是因为为什么羊皮筏子不能用母羊的皮而只能用公羊的皮制作呢?当地人这样解释,公羊和母羊的身体结构略有不同,母羊的乳房有小孔,会漏气,所以最好是用公羊皮制作羊皮囊。

羊皮筏子虽不大,但你可千万别小看了它的制作工序,它不仅对原材料的要求高,而且制作工序也是比较复杂的。原料羊皮的获取是个技术活儿,需要从羊的颈部开口,往下慢慢剥下整块羊皮。之后再烘干脱去皮上的毛,这其中的过程,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烘干羊皮是放在火炉边烤,而且得烤均匀,否则容易损坏羊皮。

除此之外,羊皮筏子的羊皮囊一般是在冬天制作,我们都知道,动物的皮毛味道是比较大的,夏天制作,不仅臭味大,而且还容易损坏。冬天的羊脂肪较多,皮厚一点,更加结实。脱毛之后,需要在羊皮里倒一些胡麻油、盐和水,留下一个气口用来打气,扎好其他气口。再经过晾晒风干等程序,最后扎成筏子充气就可以使用了。

乘上羊皮筏子这古老的运输工具,领略黄河壮美景观,行在路途中是多么惬意奇特的体验啦。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了三百多年了,是中国的传统手艺,希望可以一直传承发扬下去。

04

羊皮筏子的制作当然是用羊皮,这要行家里手才成,现在会做的人不多了,一般都是冬季制作,羊皮的质量好。

制作羊皮筏子,首先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烘烤后脱毛,非常繁琐,制作时也非常的臭。最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就成了。

羊皮筏子只能选用公羊制作,而不能使用母羊,为什么呢?因为母羊有“奶奶”,是漏气的,也是羊皮筏子忌讳的。其实羊皮筏子也会有小的损害,一般的小窟窿是可以修补的。

羊皮筏子主要是要充气的,一般都是腿部开一个口子,过去完全是人工用嘴吹气,现在使用简单的气压泵就可以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