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市情教育地方课程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高新区社管局,市临空经济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学区,市直各义务教育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孝文化资源和课程资源,进一步加强孝感地方文化教育,激发广大青少年了解孝感、建设孝感的热情,为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中开设市情教育地方课程,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

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对于优化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模式的多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市情教育地方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认识家乡社会发展现状,体验家乡文化的深邃;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各地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设市情教育地方课程的重要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课程开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课程开设的组织实施

1.时间要求。从2019年春季起,义务教育阶段3-8年级要将市情教育地方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实施教学。

2.课时安排。市情教育地方课程每两周一个课时。所需课时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时中安排。

3.教材选定与配发。为开好市情教育地方课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湖北美术出版社合作,组织编写了《湖北文化—孝感篇》。《湖北文化》是经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湖北省地方教材,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并纳入了湖北省中小学教材目录。《湖北文化—孝感篇》按照学生认知增长水平规律进行编排,分为孝感风物概览、孝感特色文化、孝感文学艺术、孝感古迹名胜、孝感人物撷英、孝感历史典故六册。对学生实行免费配发,所需经费按照鄂政办发〔2016〕14号文件要求(市县确定的地方课程所需资金由市县全额承担),由各级地方财政承担。教材要循环使用,课程实施第一年,各地各校要对所有3-8年级学生进行配发,以后每年按照国家循环教材的配比比例进行配发。

4.教师配备。市情教育地方课的师资采取“专兼职结合”、“一主两辅”的办法落实。“专”指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市情教育地方课程专职教师,“兼”指选派适宜的教师任课;“一主”指以班主任为主,“两辅”指学校其他人员、社会专业人员为辅。

5.课程评价。市情教育地方课程是地方必修课程,在学生完成规定课时的前提下,对学生实行以考查为主要形式的描述性评价。小学生的评价结果计入学生素质报告单,初中生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课程开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落实市情教育地方课程开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切实加强课程开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将课程的落实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督查考评。各中小学要将课程上课表、进课堂,确保课程课时和顺利实施。市教育局将对各地工作情况组织专项督查。

2.狠抓教师培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制定市情教育地方课程师资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各中小学要多形式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开展校本培训等,尽快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3.强化教学研究。各地教研部门和中小学要不断加强市情教育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和交流,凸显课程教学特点,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实效性。重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对课程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和补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深化课程拓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市情教育纳入青少年学生读书活动中,结合地方课程教材的使用,开展以“知孝感、爱孝感、兴孝感”为主题的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同时,将课程开展与研学旅行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旅行中,实地了解孝感、了解家乡,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5.做好舆论宣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广泛深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和家长参与并支持地方课程的开发建设,营造有利于开设市情教育地方课程的良好社会环境。

孝感市教育局


(作者:孝感市教育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